数院动态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山大学——孔晓慧书记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万永昊

       4月8日下午,孔晓慧书记在珠海校区教学楼C201课室为我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本次课程主题聚焦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孔晓慧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山大学”为主题进行讲授。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剑芬、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黄敏一同参与学习。

image-20220512180030-1

孔晓慧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

       课上,孔晓慧书记首先带领大家回顾我校早期办学历史,使同学们对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了培养革命的政治和科学文化建设人才,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的往事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随后,孔晓慧书记由法政路、文明路、昌兴街等广州市地名谈起,将初创时期中大师生的红色印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地区的早期传播紧密结合,讲述了中山大学创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校内的革命活动和中大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她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仅具体地参与中山大学的早期创建,为中山大学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师资力量,更为其注入了永不衰竭的革命精神,引导学校师生为革命理想和民族大义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中山大学是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读书命、革命忘读书”是中山大学的光荣传统。

       最后,孔晓慧书记指出,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次课程紧密围绕推动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展开,旨在通过讲好校史里的党史故事,更好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必须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通过持续深入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孔晓慧书记强调,同学们要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image-20220512180122-2

合影留念

       近年来,我院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注重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受众最关注的视角切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把思政课讲活讲透,从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铸魂育人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