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诚邀全球英才依托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申报2023年度海外优青
由中山先生手创
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中山大学
诚邀海内外英才
齐聚粤港澳大湾区
携手发展,共创辉煌
期待有志于在高校潜心教书育人
专注学术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
依托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学院介绍
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成立于2015年10月。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数学学院(珠海)与数学学院将形成错位发展、学科优势互补的格局。学院发展基础数学,做大做强应用数学,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为世界一流数学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为世界数学发展贡献一流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为中山大学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学科发展提供支持。
学院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5人(包括1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 者、2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副教授24人,助理教授4人,专职科研人员(含博士后)8人, 高年资教授3人,党政管理人员7人。专任教师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比例接近1:1,年龄35岁以下 教师占比56%,建成了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预计未来五年教职工将达到一百余人的规模。学院设有分析教研室、几何与代数教研室、计算数学教研室、数学通识课程教研室,研究方向涉及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微分几何与数学物理、代数与数论、复分析与复几何、数值计算、机器学习、反问题与医学成像等前沿领域。我院积极布局优势研究团队、着力打造优质科研平台、深入开展交叉科学研究,并正在筹划与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合作发展。
学院科研水平持续提高。近五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1项,总经费1086.1万元,其中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项,资助率达61%;各种科研项目共立项 88项,总经费1858.96万元。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与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目前学院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以培养学界领袖、行业精英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五个融合”,使学生成为能从事数学研究及应用、具有国际视野和领袖气质的高层次人才。本科生一年级不分专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进行大类培养,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实现教授全员向本科生授课,开设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新兴方向的课程,将学术训练融进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生获得国际或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30余项。
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建成完整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招聘学科方向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方向。
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数学、统计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申报说明
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请与数学学院(珠海)联系并提交简历等申请材料。
2. 通过数学学院(珠海)推荐的申请人,请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我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登录项目申请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4.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我校,由我校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系方式:+86-10-62329133、62325932;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联系方式:+86-10-62327021。
支持条件
聘任岗位
对于依托我校申报入选的当年新引进人选,实行预聘-长聘制(Tenure Track)管理:
1.一般聘为预聘副教授岗位,特别优秀者可聘为长聘副教授岗位(教授职务),为教研系列岗位专任教师、学术负责人;
2.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前两年提供不少于2-3个博士生招生指标,积极支持招收博士后。
薪酬待遇
聘期内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高于同等级别院校的平均薪酬)。
科研经费支持
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福利待遇
1.学校各校区有人才公寓,供教职工租住;
2.学校各校区均有附属中小学,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3.学校依托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其他条件支持
1.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空间,能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办公及科研用房条件;
2.学校组织院系(附属医院)同行专家及人力资源管理处、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为项目申报提供全程专业服务和指导。
欢迎联系
数学学院(珠海)咨询
联系人:叶老师
联系电话:+86-756-3668236
联系邮箱:yehaixia@mail.sysu.edu.cn
微信:13632259697
项目申报咨询
联系人:王老师(人力资源管理处)
联系电话:+86-20-84114591、+86-20-84115097
联系邮箱:rscgccrc@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山楼二期319室
签订意向性工作协议咨询
联系人:吴老师(人力资源管理处)
联系电话:+86-20-84111781
联系邮箱:rscrcyj@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山楼二期325室
申报书内容咨询与指导
联系人:范老师、贾老师(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86-20-84111595、+86-20-84114567
联系邮箱:sysunsfc@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山楼一期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