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基础、深耕应用——数学学院(珠海)

发布人:万永昊

       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成立于2015年10月。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数学学院(珠海)与数学学院将形成错位发展、学科优势互补的格局。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引领发展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师生胸怀“国之大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下投身基础学科与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更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鸿鹄之志。

image-20220612225544-5

教职工第一、第二党支部在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image-20220612225442-4

师生党务工作者在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活动

image-20220612225611-6

 

image-20220612225729-7 

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党员前往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七医院开展党建共建、进行学术交流、凝练数学问题、促进成果转化

 

       学院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学院积极吸引优秀教师入党,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职工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数线代辅导课”,为大一学生提供高质量课业辅导,聚焦数学学习难点问题展开答疑解惑,获得热烈反响和充分认可。

 

image-20220612230130-9

学院副院长、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陈秀卿教授在南校园讲授“高数辅导课”,并获得热烈反响

 

       二、立足基础学科特点,明确学院发展方向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与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科研水平持续提高,近五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总经费1011.1万元;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项,资助率达61%。各种科研项目共立项61项,总经费1760.1万元。

image-20220612230626-10

学院所在的海琴2号楼

image-20220612230805-11

学院院徽

image-20220612231015-13

学院公共空间

image-20220612231117-14

学院学术沙龙空间

 

       学院发展基础数学,做大做强应用数学,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为世界一流数学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为世界数学发展贡献一流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为中山大学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学科发展提供支持。

       三、促进交叉科学研究,深化学术成果应用

       学院设有分析教研室、几何与代数教研室、计算数学教研室、数学通识课程教研室,研究方向涉及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微分几何与数学物理、代数与数论、复分析与复几何、数值计算、机器学习、反问题与医学成像等。

       学院积极布局优势研究团队、着力打造优质科研平台、深入开展交叉科学研究,促进数学与海洋、大气、金融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引领学术前沿,更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扩大常微分方程系列学术会议这一传统品牌的影响力,每年吸引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并作报告,产出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

image-20220612231954-15

2021年11月,学院举办2021珠海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会议  

image-20220612232057-16

2021年12月,学院党政领导及青年教师走访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积极探索推动应用数学发展的新途径

 

       学院发展基础数学,做大做强应用数学,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为世界一流数学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为世界数学发展贡献一流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为中山大学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学科发展提供支持。

image-20220612233052-17

 

image-20220612233138-18

 

image-20220612233234-19

2021年10月,学院举办第1期数学与交叉科学论坛

 

       四、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师资队伍初具规模,现有教授6人(含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副教授21人,助理教授4人,博士后10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专任教师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比例接近1:1,年龄35岁以下教师占比70%,建成了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潜心教学;拟设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能力素质;鼓励青年教师用好教学竞赛、课程试讲等平台,积极参加专门培训,不断提高授课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image-20220612233543-20

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image-20220612233756-21

学院开展新开课教师试讲工作

 

       五、践行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充分依托“数学大讲堂”高水平讲座提升本科生数学素养,迄今为止已开展12讲,邀请田刚、张益唐等海内外知名华人学者来院分享数学之美。书记、院长讲好“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深入学生、循循善诱,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广大专任教师认真备课、教学相长,立足专业知识,打造精品课程思政项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各类学生工作、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项目、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学生获得国际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30余项。2020届、2021届、2022届本科生升学深造率分别达到61.50%、53.61%、61.76%,研究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image-20220612234003-22

2021年11月,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田刚院士作“数学大讲堂”讲座第12讲

2022年5月,学院多名学子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提名”优异成绩

学院毕业生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学院注重发掘毕业典礼的育人功能,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生陈杭昇回顾在学院的成长经历

image-20220612234841-24

 

image-20220612235014-25

 

 

学院领导教师走访多家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image-20220612235148-26

 

image-20220612235234-27

学院学子积极参加企业参观交流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中拓宽专业视野、优化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