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一流数学学院——赵育林院长为2022级研究生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为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将伟大科学家精神及其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引入课堂,2022年9月27日,赵育林院长在珠海校区教学楼为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本次课程围绕科学家精神展开,主题为“发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一流数学学院”。

赵育林院长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
赵育林院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容,并强调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赵育林院长介绍道,科学家精神是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接着,赵育林院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向同学们讲述了对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许淞庆教授、姜立夫教授、张芷芬教授等一系列数学家的事迹。他鼓励学院研究生发扬这些数学家身上的宝贵精神,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为增进同学们对学院的了解,赵育林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及数学学院(珠海)的发展历程。
他指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历史,是中山大学改革开放史的重要一部分;珠海市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史,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系统回顾了我校珠海校区的创办背景、建设进程、发展规划、校园环境,使得同学们对珠海校区有了直观印象和基本认识。随后,赵育林院长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依托详实的数据资料,向同学们全面介绍了数学学院(珠海)的建院初衷、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等。
赵育林院长强调,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成绩突出,这充分证明学院始终坚持科研立院,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而随着越来越多优秀青年人才的加盟,学院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将稳步提升。同时赵育林院长强调,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师生胸怀“国之大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下投身基础学科与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更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鸿鹄之志。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积极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讲座报告、科研训练平台、学术交流论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最后,赵育林院长动情地指出,数学学院(珠海)能够从建院之初只有两名教师,发展为如今拥有52名教职工、724名学生的学院,凭借的就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鼓励学院研究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应用创新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