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数学学院(珠海)数学与交叉科学论坛(第2期)
10月18日,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数学与交叉科学论坛(第2期)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A457顺利举办。该论坛由数学学院(珠海)开设,本期邀请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主题聚焦于引力、场论与数学,深化数学在物理、天文等领域的运用。物理与天文学院张鹏鸣教授、Igor Ivanov教授、尧江明教授等十九位学者,数学学院(珠海)院长赵育林教授、党委书记孔晓慧、副院长刘长剑教授、院长助理邵国宽副教授及七位学者出席本次活动,论坛由院长助理邵国宽副教授主持。

合影留念

会议伊始,数学学院(珠海)党委书记孔晓慧致欢迎辞,赵育林院长为参会学者介绍了数学学院(珠海)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与未来规划,希望以举办交叉学科论坛为契机,与不同学科的学者积极开展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数学学科发展建设。随后,参会学者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简要叙述了各自的研究方向。

数学学院(珠海)院长赵育林致辞

数学学院(珠海)党委书记孔晓慧致辞

物理与天文学院张鹏鸣教授致辞

数学学院(珠海)崔潇易副教授作"Algebraic structures in QFT"专题报告,介绍了由量子化带来的场论中的观测量代数结构。

物理与天文学院访问学者Dmitriy Pak教授作"Vacuum problem and unknown role of Weyl symmetry in QCD"专题报告,介绍了量子色动力学的Weyl对称解。

数学学院(珠海)蔡春浩副教授作"The scaling limit of the Hawkes process: A rough structure"专题报告,探讨hawkes过程的重整化极限,尝试建立与粒子系统的联系。

物理与天文学院Mitsutoshi Fujita专职研究员作"Some issues on holographic QCD"专题报告,介绍了量子引力的全息原理、规范场/引力对应问题。

数学学院(珠海)魏国栋助理教授作"Positive mass theorem on AF and AH manifolds"专题报告,探讨渐进双曲的正质量定理。

物理与天文学院崔正权博士后作"Spinor Walls in Five-Dimensional Warped Spacetime"专题报告,介绍了Spinor Walls的(非)常值曲率解。

数学学院(珠海)邵国宽副教授作"Geometric quantization: a mathematical viewpoint"专题报告,介绍了几何量子化猜想与体边对应的关系。

物理与天文学院任可专职研究员作"Finding operators not existing in four dimensionsa nd loop calculation"专题报告,介绍了Evanescent算子的物理效应。数学学院(珠海)邵国宽副教授作"Geometric quantization: a mathematical viewpoint"专题报告,介绍了几何量子化猜想与体边对应的关系。
会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交流。一致认为,数学为物理世界提供了结构框架,理论物理等学科需要良好的数学背景,同时物理可以为数学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开拓眼界。本次论坛上各方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学术进步,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积极推动了两院的学科建设。本期论坛在充分交流、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结束。


